
京都(假名:きょうと,羅馬字:Kyōto),是日本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城市,於794年起被定為日本的首都,當時名為「平安京」,此後多次成為日本首都,成為日本的政治及文化的中心。「首都」在日本當時稱為「京之都」,因此「京都」後來成為了此城市的專有名詞。[ from 維基百科-京都]
早在我懂得去日本旅遊開始,就一直很嚮往能夠一飽京都的風情~
無奈天不從人願,一直沒成行...
從小時候去九州、東京富士山、到長大後去東京自助、名古屋、北海道、大阪~
唯獨京都沒有去過,再怎麼說也想去京都走走的念頭已經好久了~
這次的自助也算是得償所望啊~
正經正經,第二天的行程分成了兩部分...
最主要的原因是照片太多~所以把大阪跟京都切開來
而從我們歷盡千辛萬苦到達JR梅田駅之後
搭上了前往京都的列車,一路上風和日麗
也因為是平日所以人潮不多,我們得以找到位置坐下~

累癱了的我只能呆呆倚著窗休息~我累呆了!

照例一定要來一下-京都action!
一路上伴隨著琪琪不時軟倒的行李以及安哥漂移的旅行箱的小插曲
我們終於來到了京都~車程約40分~
投宿的飯店是位於京都車站徒步兩分鐘的京都第二塔飯店(京都第二タワーホテル)
這間飯店的優點是離車站真的很近,房價也很便宜~
房間乾淨舒適,還附送京都塔的參觀券~
缺點是網路是用POE的方式連結,而這兩天投宿的期間完全沒有網路的訊號...
逼得我打回台灣開通一日海外漫遊~
而check in丟了行李之後我們就立即出發前往京都的第一個行程: 錦市場 了
錦市場素有"京都之廚房"的稱號,衝著這點無論如何一定要來瞧瞧~
搭了京都地鐵到四條烏丸,翻了翻地圖找到了錦市場的入口~四人踏著愉快的腳步前行~
Wendy在錦市場前發現了個很妙的水果攤~老闆把水果畫上表情,十分的有趣~

接著進來到錦市場裡面,是像個商店街般的市場
走道不大,而且販賣著各式各樣的京都食材~


許多部落客都說,錦市場走一圈就吃飽了~
差不多開始餓的我們準備來大快朵頤一番
話還沒說完失控姊就被豆大福給吸走了...
"東京名物豆大福,不來一個嗎?" by Wendy

這家是"京生菓子司畑野軒老舗"
話說京都的お菓子真的不錯吃,我吃到了夢寐以求的櫻餅...

與我有著相同甜食雷達的琪琪也很開心地買了烤餅跟櫻餅來吃~
有同好真好~
錦市場裡也販賣著許多的京都小物~

接著走到了夢寐以求的三木雞卵...
買了個鰻魚玉子燒回飯店嗑,結果失神忘記拍下玉子燒的照片
要形容的話就是紮實的烘蛋有濃濃的淡香,以及鰻魚的Q彈~
不那麼甜~但是搭配得很好
令人食指大動啊~

到京都才看的到的蒸天婦羅,不來一根嗎?

這家是[練薬膳 汸臼庵]
有著好吃的棒天婦羅~
安哥開心地嗑著玉子燒,天婦羅好吃耶~

來到錦市場最開心的就是買到了好吃的丹波大納言~
這家店叫做[黒豆茶庵 北尾]1862年創立,專賣丹波大納言小豆以及黑豆...
丹波大納言一包不便宜要1000隻羊(我還挑比較平價的,還有更貴的!),但是好吃到翻天覆地啊~(打滾)
琪琪說他沒印象我有買大納言~ 有圖為證啊~
這家店最妙的是有個專賣糖的專區,光白糖就有十多種~各地的精緻白糖都有
相當吸引我注意啊~ 誰叫我是螞蟻...

走著走著,失控姊又被栗子吸過去了~
沒辦法,誰叫日本的栗子又大又甜...
店員也打趣地跟我們一起合照~

看了下時間,挖~光逛個錦市場就從白天走到的傍晚才走到錦天滿宮
"天滿宮祭祀的是日本的學問之神,菅原道真,其總社位於京都北野。日本全國各地都有滿天宮。錦天滿宮顧名思義就是位於錦的天滿宮。由於位在人來人往的商店街裡,錦天滿宮的香火之旺,不下於北野天滿宮,此外,這兒的一口井,則是京都名水之一,常有附近居民拿著瓶瓶罐罐來接水哦"from日本旅遊網

終於走到了錦市場的盡頭,傍晚後氣溫剩下約5度
室外真的蠻冷的~

夜晚的錦天滿宮很美,離開喧囂的錦市場很難想像有這麼美的地方~

摸摸牛的頭,雖然不知道代表了何種意義,但一定是好的~

天滿宮裡也是照例販賣著許多御守

"一定要祈求旅途的順利喔"失控姊參拜完,提著大包小包從錦市場搜刮來的戰利品~

錦天滿宮有著數一數二的日本名水,可惜天氣實在太冷
我連洗手的勇氣都沒有,期待下次可以夏天來參加祉園祭,一定要好好喝上一口~

到了門口合照一張,包得緊緊的還是蠻冷的~

兩位大姊很樂的到處逛,可苦了我跟安哥~這時候就感受到背包的重量了...

好不容易勸兩位失控姊離開寺町通商店街,準備轉進到四條河原
這裡有著名的先斗町的料亭,以及鴨川~
這次沒有緣分品嘗先斗町的美食,也因為時節的關係鴨川旁沒有納涼的躺椅~
只有凜冽的北風呼呼吹來,逼得我們趕快趕路~
先斗町,料理的價位相較其他料理來的不便宜~
"在晚上,這條小街上是氣氛十足,有很多餐廳、茶屋;從便宜的烤雞肉串店,到需要有人脈才進得去,還要有厚實的錢包才足以承受消費的高檔場所。"
厚實的錢包啊~~~算了~
因為delay了行程~所以匆忙拍下到此一遊的紀念...
留給下次再來!

冷冰冰的鴨川,下次一定要夏天來! 坐在河邊納涼~

京都四條南座,風吹來有夠冷~

沿著四條通一路往祉園走,還可以看到隱身在四條通裡的神社

走到祉園大家又開始餓了,錦市場補充的熱量也消耗殆盡
趁著失控姊哭鬧前,趕快拍下照片~這張我愛不釋手啊!

終點站-花見小路
本來目的是要在天黑前來這裡逛花見小路
都走到天黑藝妓都回家睡覺了...無緣!
看著介紹裡的花見小路,超可惜沒辦法好好地走一遭
不過以我們的走法,花見小路可能要花上半天...
就在花見小路口留下紀念囉~

短短1.8公里的路程我們走了快四個小時...orz
又冷又累又餓的我們,無力再走回起點~
決定打D回飯店,回飯店卸下多餘的鏡頭旅遊書之後~
我們走向京都車站二樓的拉麵小路去補充能量
我們晚上吃的是一幸舍的拉麵,是博多豚骨湯頭的
可是真的美味的是他的炒飯,天殺的好吃!
好吃到我來不及拍照(牽拖中...科科~)
下次再去一定要再來一盤大炒飯~
吃飽以後拿著京都塔飯店贈送的京都塔觀覽券來去京都塔看夜景~
以下是維基百科對於京都塔的描述:
"京都塔是由隸屬於京阪電氣鐵道集團的京都塔股份有限公司(京都タワー株式会社)維護營運,包括作為塔基的「京都塔大樓」(京都タワービル)在內,總高131公尺。京都塔的造型是由建築師山田守操刀,結構部分則是由京都大學工學部建築學教室負責,於1964年(昭和39年)12月28日啟用,施工期約1年10個月。雖然京都市本身並不臨海,但京都塔卻很獨特地採用了燈塔的造型作為外觀主題。在京都塔建成的那個時代,大部分的塔狀建築都是採鋼骨桁架結構(例如巴黎的艾菲爾鐵塔),但京都塔卻很獨特地採用了封閉式的設計,以厚度介於12至22公釐之間的特殊鋼板製作成的圓筒熔接而成,本體高100公尺、重量約800噸的塔身之內完全沒有受力結構,是日本最早的外牆承重結構(応力外被構造)建築之一。考量到日本地處地震帶上,也是颱風盛行的地區,因此京都塔在設計時,使用了比一般建築物高出一倍的安全係數,並安然度過風速高達50公尺/秒的颱風與阪神大地震洗禮。"
這座美麗鐵塔看不出來將近50歲了,從京都車站走出來的第一眼就是"挖~好美麗的鐵塔"
原來這就是京都塔~
在這次旅行無論在清水寺或是在銀閣寺等地,只要往遠處一望就可以看到美麗的京都塔
讓我對京都塔的印象十分的深刻...
在坐上老舊的電梯往觀景台後,映入眼簾的是全京都市的夜景~
試圖手持拍攝的我沒料到全開光圈縱向色差會這麼嚴重(淚)
紫光斑斑啊~

看的出來很疲累的攝影師安哥~我們今天真的累慘了

來到了塔頂,怎能不蓋個紀念章回去呢

貢獻一張京都的夜景,京都的空氣真的是乾淨到不行

喜愛紀念品的謝溫蒂,看到紀念幣販賣機
直嚷嚷著一定要買一枚~
買了紀念幣之後,旁邊有還一台機器可以刻字

認真研究如何刻字的三人構成一幅有趣的畫面

這就是京都塔紀念幣,很cute~


看完京都的夜景後
前往便利商店補充水果以及啤兒~
回到飯店後,真的是累慘了~
第二天也是要撒隆巴斯跟休足時間才可以開心入眠
睡前還惡補了一下明天的路線(用手機上網)
明天是清水寺之旅~
也是最開心的一天喔
敬請期待:)
延伸閱讀: 安哥拉的網誌-京都篇
更多的照片在:Flickr Eclipse
1 則留言:
原來我錯過了那麼多地名啊~~哈~全都沒記起來>"<
張貼留言